本报讯(记者 段海洲)近年来,宜君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监督第一职责,聚焦“两个维护”,积极探索政治监督有效途径,着力构建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全覆盖,监督定位更加聚焦,监督责任更加压实,监督力量更加倾斜,为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筑牢主动接受监督思想根基,强化“监督不是找茬添乱”意识。宜君县委及时研究制定同级监督的有关办法,旗帜鲜明表示,开展日常监督先从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做起。县委主要领导带头主动把自己置于同级纪委监督之下,县委常委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报备等制度,在县委班子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逐渐习惯了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聚焦“两个维护”,精准有效推进政治监督。宜君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聚焦中央“三大攻坚战”,严查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慢作为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2019年,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方面违纪违法案件52件。用好追责问责制度利器,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有效,把该打的板子都打准,对西河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不力的11名科级干部追责问责,5名副科级干部被立案。坚持打“伞”破“网”与扫黑除恶同频共振,对某派出所所长履职不力、涉嫌“庸伞”的问题,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切实做到一查到底、除恶务尽。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对某单位党委主要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系统内部违纪违规问题多发进行追责问责,并启动“以案促改”,在全县产生了强力影响和震慑。
抓小抓早抓苗头,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宜君县纪委监委坚持以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抓监督,让监督常在、形成常态。2019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处理350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占比96%,切实做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针对平时在日常督查和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精准研判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落实建议,定期回访,跟踪问效。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向相关业务指导部门发出《巡察建议函》,建议其开展专项整治,治“通病”;向尚未巡察的单位开展“未巡先改”,对照共性问题提前自查自纠,治“未病”,使巡察成果得以充分运用。针对监督中发现许多村因驻村硬件设施不完善导致个别驻村干部走读现象,向县委提出了解决好驻村干部住宿、做饭、取暖等难题的建议,县委深入研究,统筹安排,建设“暖心工程”,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受到省市充分肯定,许多驻村干部也动情地说,纪委的监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