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纪检信息 > 机关动态 > 正文
浅谈对违纪行为的认定
发布时间:2017-11-09   来源:   浏览次数:

 接到一个问题线索,如何认定一个行为是否违纪,需要执纪审查人员通过调取证据资料,在查明行为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照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做出判断,所以对违纪行为的认定及调取证据的范围直接关系着执纪审查的质量与效率。对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违纪行为认定的原则。通常一个违纪行为由违纪事实、违纪结果、主体责任构成,是违纪行为人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过程及结果,判断其是否为违纪行为,需要从是否违反党纪党规及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是否侵犯了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所要保护的社会关系利益,是否能够为违纪行为承担责任的原则去判断,并以此为原则,通过调取大量的证据材料来证明违纪事实的发生过程和违纪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最终确定违纪行为的定性及对违纪行为人的处理结果。

二是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违纪行为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违纪事实、违纪结果、违纪主体、违纪主体责任构成。违纪事实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违反党内法规及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并造成一定危害性的行为。即违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及情节。说明违纪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行为使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侵害,在执纪审查时首先应查明被审查人是否实施了违纪行为。其次,要查明这一行为是不是出于行为人的自由意志而行为。还要特别注意这里的党内法规,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规定包括:1、党的中央制定规章制度;2、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制度;3、党中央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4、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章制度。

违纪结果是由违纪行为直接造成客观影响。这里的客观影响包括:直接的物质损害和间接的不良影响。             

违纪主体是实施违纪行为的人。这里的人包括: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

违纪主体责任是违纪人对违纪行为所要负责任。要分清违纪行为人在违纪案件中应负的责任及责任大小,审查中,还要分清具体主要实施人与协从实施人的责任。对于在同一责任层次的各个责任人员,也要根据他们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情况,分清他们的责任大小和主次关系。

三是在认定违纪行为时收集的证据资料范围。在收集违纪行为的证据资料时应包括:违纪主体资料,违纪行为是党组织的集体行为还是党员的个人或共同行为;违纪行为证据资料,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情节;违纪主体责任资料,违纪行为是否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所实施造成的违纪结果是不良影响还是物质的损害以及有无法定和酌定从重从轻情节的事实。

对违纪行为的定性就是要在查明的违纪事实的基础上,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有关条款的构成要件要求准确定性,才能准确量纪,才能使我们审查的违纪案件经得住到历史的考验。

上一条:廉洁自守才能铸就铮铮铁骨
下一条:宜君县纪委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

关闭